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发展之源。我们给正在找工作的同学带来了教育部发布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100问》,从基层就业政策、应征入伍政策、科研项目政策、企业吸纳政策、自主创业政策、指导服务政策、见习培训政策等方面让大家对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做进一步了解:
到基层就业如何办理户口、档案、党团关系等手续?
对到中西部地区、艰苦边远地区和老工业基地县以下基层单位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实行来去自由的政策。户口可留在原籍或根据本人意愿迁往就业地区。人事档案原则上统一转至就业单位所在地县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的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党团组织关系转至就业单位,在工作期间积极要求入党的,由乡镇一级党组织按规定程序办理。
中央有关部门实施了哪些基层就业项目?
“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支教、支农、支医和帮扶乡村振兴)计划;每年新增5000个左右左右的基层岗位。
什么是高校毕业生基层特定岗位政策?
实施基层特岗计划是我省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创新举措,吸纳毕业2年内未实现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到街道(乡镇)、社区从事社会管理及其他服务工作,不属于国家基层项目。基层特岗实行劳动合同制管理,用人单位承担劳动合同主体责任。省财政通过就业补助资金对皖北地区和大别山区,按照年人均12000元给予用人单位补贴,其他地区按照年人均8400元给予用人单位补贴。
鼓励基层特岗人员参加招录、招聘考试。对尚在劳动合同期内的基层特定岗位人员,纳入“三支一扶”计划招募范围;在公务员招录和事业单位招聘中,基层特岗服务期视为基层工作经历。
什么是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
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央编办等四部门从2006年开始组织实施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截至2020年,“特岗计划”共为中西部地区22个省份1000多个县的3万多所乡村学校和教学点补充95万名中小学教师。
农村教师特岗计划实施的地区范围包括哪些?
2021年中央“特岗计划”实施范围为:脱贫地区(原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中西部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西部地区原“两基”攻坚县(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部分团场),纳入国家西部开发计划的部分中部省份的少数民族自治州以及西部地区一些有特殊困难的边境县,少数民族自治县和少小民族县。
农村教师特岗计划的招聘程序有哪些?
特岗教师实行公开招聘,合同管理。合同规定用人单位和应聘人员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什么是“三支一扶”计划?
中组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等八部门从2006年开始组织实施的“三支一扶”(支教、支农、支医和帮扶乡村振兴)计划。2021年至2025年,实施第四轮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每年选派3.2万名左右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帮扶乡村振兴工作。我省计划每年招募1000名左右“三支一扶”人员。
“三支一扶”招募对象包括哪些?
要求为我省范围内的离校两年内未就业及应届高校毕业生,主要包括三类人员:第一类是本省生源、本省户籍;第二类是在我省普通高校学习毕业的外省生源;第三类是直系亲属(配偶)为我省户籍的外省高校毕业生。其中,生源地是指参加中考(五年一贯制大专)、高考时的户籍所在地;直系亲属是指父母、子女、配偶、祖(外祖)父母、孙(外孙)子女。
报考我省“三支一扶”是否有学历、专业限制?
学历方面:一为通过全日制学习,在普通高校毕业并取得国家教育部认可的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学生(含五年一贯制大专、普通高等教育专升本等),具有学位证和学历证书的非全日制研究生也可报考;二为在军队院校参加全日制学习,毕业并取得国家教育部认可的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学生;三为我省技工院校全日制高级工班、预备技师班毕业,并取得高级职业资格证书、高级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预备技师证书的学生。
专业方面:支教岗位要求具有教师资格证,一般不再设置专业要求;支农岗位中农技、水利、林业岗位要求涉农、涉水、涉林专业;支医岗位要求医药卫生类专业;乡村振兴协理、基层社保平台和青年工作岗位原则上不设置专业限制,但其中建筑规划、基层法律实务岗位要求为相关专业。具体专业要求须再对应招募公告中的招募岗位表查询确认。
来源:飞象职通车
了解单招请咨询招生老师:
声明:1.凡资讯来源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精准信息以正式批文或确认文件为准。
2.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本平台将在规定时间进行删除。
3.本平台对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内容仅供读者参考,本平台将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