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22vip浦京集团(中国)集团官方网站-Limited Company

规章制度
首页 > 规章制度
3522vip浦京集团官网 校地安全稳定协同联动机制工作方案​
发布时间:2025-06-24 访问次数:

为构建校地安全稳定协同联动机制,整合双方资源,能够有效预防和应对各类安全稳定事件,为学校师生创造良好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根据上级有关文件要求和会议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订此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安全隐患排查与治理:建立常态化的校地联合安全隐患排查机制,定期对校园及周边环境进行全面排查,实现校园及周边安全隐患排查覆盖率达到100%,有效降低安全事故发生概率。

应急处置能力提升:通过定期开展联合应急演练,提升校地双方在应急响应、现场处置、救援协作等方面的能力。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后,能够在第一时间内实现校地应急力量的有效集结和协同处置,将损失和影响降到最低。

安全教育与宣传:整合校地教育资源,共同开展安全教育活动。每年组织场面向学校师生的安全知识讲座、培训和宣传活动,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自我防范能力和应急处置技能,营造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

信息共享与预警:搭建校地安全稳定信息共享机制,实现安全信息的实时传递和共享。建立健全安全预警机制,通过数据分析和信息研判,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稳定风险,并提前发布预警信息,为校地双方采取预防措施提供依据。

二、工作原则

预防为主:坚持将预防工作放在首位,强化风险意识,通过加强安全教育、隐患排查治理、预警监测等措施,提前化解各类安全稳定风险,做到防患于未然。

协同联动:打破校地之间的界限,建立紧密的协同合作关系。在安全稳定工作的各个环节,包括信息共享、隐患排查、应急处置等方面,实现校地双方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作战。

依法治理:严格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开展校地安全稳定协同联动工作,确保各项工作合法合规。在应急处置过程中,依法依规采取措施,维护社会秩序和师生合法权益。

以人为本:终把保障师生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工作中充分考虑师生的需求和利益,提供人性化的服务和保障。

三、工作内容与措施

(一)建立常态化沟通协调机制

成立校地安全稳定协同联动工作领导小组:校分管安全工作的校领导和地方政府分管政法、教育的领导共同担任组长,成员包括校保卫部门、学生管理部门宣传部门、后勤服务保障部门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以及地方公安、消防、应急管理、市场监管等职能部门负责人。领导小组负责统筹规划、协调指导校地安全稳定协同联动工作,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设立校地安全稳定协同联动工作办公室:办公室设在为学安全保卫部门,配备专职工作人员。负责日常联络协调、信息收集与报送、工作任务落实等工作。建立工作台账,对校地协同联动工作进行详细记录和跟踪管理。

建立定期沟通会议制度:定期召开校地安全稳定工作沟通会,通报校园及周边安全稳定形势,交流工作经验,共同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每学期召开一次校地安全稳定工作联席会议,由领导小组组长主持,总结工作情况,部署下一阶段工作任务。遇有重大安全稳定事件或紧急情况,随时召开会议进行研究部署。

(二)深化安全隐患排查与治理合作

联合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制定校地联合安全隐患排查工作方案,明确排查内容、标准、方法和时间节点。每月组织一次由校和地方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的校园及周边安全隐患排查行动,重点对消防安全、食品安全、治安安全、网络安全、建筑安全校园周边安全等方面进行排查。对排查出的安全隐患,逐一登记造册,建立隐患台账,明确整改责任单位、责任人、整改措施和整改期限。

加强隐患整改跟踪督办:校地双方共同对安全隐患整改情况进行跟踪督办,确保隐患整改到位。校负责校内安全隐患的整改落实工作,及时向地方职能部门报告整改进展情况。地方职能部门负责对校园周边安全隐患整改工作进行监督指导,对整改不力的单位和个人依法进行处理。建立安全隐患整改销号制度,对已完成整改的隐患,经校地双方共同验收合格后,予以销号。

完善安全隐患治理长效机制:针对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中发现的问题,校地双方共同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完善相关制度和工作机制。加强对安全隐患的源头治理,从规划、建设、管理等方面入手,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建立安全隐患举报奖励制度,鼓励师生积极举报安全隐患,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安全隐患治理的良好氛围。

(三)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合作

制定应急处置预案:制定涵盖火灾事故、治安事件、食品安全事故、自然灾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各类安全稳定事件的联合应急处置预案。预案明确应急组织机构、职责分工、应急响应程序、处置措施、救援力量调配等内容,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校地双方能够迅速、有序、有效地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开展联合应急演练:每年至少组织次校地联合应急演练,演练内容包括火灾扑救、人员疏散、反恐防暴、医疗救援、舆情应对等方面。通过演练,检验和完善应急处置预案,提学校地双方应急指挥协调能力、应急救援队伍实战能力和师生应急逃生能力。演练结束后,及时进行总结评估,针对演练中发现的问题,对应急处置预案进行修订完善。

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校组建以保卫人员、教职工和学生志愿者为主体的应急救援队伍,定期开展培训和训练,提高应急救援能力。地方公安、消防、应急管理等部门加强对校应急救援队伍的业务指导和培训,为校提供必要的应急救援装备和物资支持。校地双方建立应急救援队伍联动机制,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实现应急救援队伍的协同作战。

(四)强化安全教育与宣传合作

共同开展安全教育活动:校地双方整合教育资源,共同制定安全教育计划,将安全教育纳入学校教学体系和地方社区教育内容。通过举办安全知识讲座、专题培训、主题班会、应急演练等形式,面向校师生广泛开展消防安全、交通安全、食品安全、网络安全、防诈骗等方面的安全教育活动。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平台,宣传安全知识和安全稳定工作成果,营造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

加强安全宣传阵地建设:在校内建设安全文化长廊、安全科普教育基地等宣传阵地,展示安全知识、事故案例和应急处置方法。利用新媒体平台,开设安全宣传专栏,定期发布安全提示信息和安全知识科普文章,提高安全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培养安全宣传骨干队伍:校地双方共同组织开展安全宣传骨干培训,选拔培养一批熟悉安全知识、具备宣传能力的师生和社区工作人员作为安全宣传骨干。安全宣传骨干负责在学校和社区开展安全宣传活动,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到安全宣传工作中来。

(五)加强信息共享与预警合作

搭建信息共享平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搭建校地安全稳定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安全信息的实时传递和共享。平台涵盖校园及周边治安状况、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情况、应急处置信息、舆情动态等内容。校和地方职能部门安排专人负责信息的收集、整理和上传工作,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建立信息报送制度:明确校地双方安全稳定信息报送的内容、标准、渠道和时间要求。学校在发生安全稳定事件或发现重大安全隐患时,要在第一时间向地方职能部门报告,并及时续报事件进展情况和处置结果。地方职能部门在掌握涉及校园安全稳定的信息后,要及时通报学校。建立信息报送责任追究制度,对迟报、漏报、瞒报信息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严肃处理。

完善安全预警机制:校地双方共同建立安全预警机制,通过对安全信息的分析研判,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稳定风险,并提前发布预警信息。利用信息共享平台、手机短信、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向学校师生发布安全预警信息,提醒做好防范措施。加强对预警信息的跟踪反馈,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预警级别和防范措施。

四、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校地双方要高度重视校地安全稳定协同联动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工作责任制,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分工,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进校地安全稳定协同联动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监督考核

建立校地安全稳定协同联动工作监督考核机制,对合作项目的实施情况、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定期监督检查和考核评价。考核结果作为双方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对工作推进不力、未能按时完成任务的部门和个人进行通报批评,并督促整改落实。

【打印】【关闭】
©2023 3522vip浦京集团官网后勤处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孟港路6号      邮编:451161
XML 地图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6-26 09:21:22